面对标化,活动,文书和推荐信这组成我们美本申请的4大块,许多同学会听到不少不同的声音,每个走过的申请者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关于这4大块如何权衡重要性,以及我们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对于许多23er,24er来说是一头雾水,究竟我么要做什么才能对准AO的胃口呢?今天的这我笔者在走过申请路之后带来了她的看法与解读,希望帮助即将踏入申请大军中的你。

我的申请季很长很坎坷,经历了defer, waitlist, accepted 三种阶段的我,现在回首自己的高中三年,也很有感慨。有时候我很喜欢看别人的申请故事,但有时候发现愿意投稿的都是标化活动文书都很厉害的。在这个1500+遍地的申请故事中,我也想写一份自己的申请故事,就算不是高分的申请者,也会有自己最特别最值得借鉴的经历。

CHAPTER 1: 标化

在我看来,标化是申请季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项,但他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我的标化真的非常非常普通,大家都有的100+托福,都有1400+ SAT,我只有两门AP,然后并没有考SAT2。整个申请季我觉得最大的劣势大概是我的标化,当时在选校的时候,学校的老师看着我的标化,直接把我拉到排名40开外的学校开始选。

但是我真的就是很喜欢challenge的人,我觉得标化也不是代表你的一切。所以我还是按着自己的预计来选择学校,事实上如果当时真的没有去闯的决心,现在也不会被梦校录取了吧: ) 所幸美国大学看的是你整个人,标化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每个学校对于分数都有不同的偏爱程度,比如我发现ED Case的录取率会大很多,WFU真的是不太分控的学校。如果你有想要申请的学校,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千万不要偷懒,去官网看看有没有特殊的要求。比如有些学校要求要SAT2, 或者要求SAT ESSAY。加拿大的学校特别看重分数,多伦多根本不需要你写Essay,但是加拿大学校一般都要求要2-3门AP。

早一点了解学校的要求,也不会到最后一刻后悔莫及。在我看来,标化是重要的,但千万不要高中三年全部心思只放在标化上面,大学也希望看到一个全面的你啊: )

CHAPTER 2:活动

从高一开始做活动,我可以说我真的很享受去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就从来没有带功利心的去做。所以每一个活动对于我来说,不是写在简历里面的一项,更多是让我自己人生更加充实快乐一件事。COMMON APP申请的时候你需要你填写你的活动列表还有获奖的情况。活动列表有十项,中间会要求你写你坚持了多长时间,也会给你一定字数限制的介绍。很多人到了申请提交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活动,就各种回家找小时候的奖项那些。但其实活动只有这高中4年的才是可以填上去的。

所以你现在有时间要开始整理自己有什么类型的活动,坚持了多长时间的活动。活动质量从高到低分别是:坚持时间最长→ 自己是leader → 特别的经历(夏校)→ 校内活动

如果你的活动能够多样一些固然好,但最重要的是要选一些你一直以来坚持的活动。活动不求量求精,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可以看出你what you passion about? 活动和文书不需要一定有关联,但是有关联会让你的文书更加有说服性。

关于如何找到一些活动的问题,大家可以关注Mirror公众号发的活动推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活动。活动最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热情,然后花时间坚持做下去。

关于我的活动

我的活动比较多样性,但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很喜欢的,纵观整个申请季,我的活动不算多,但每一项都花了心思在做。比如当时做research project的时候做的APP demo,或者创建的网站被评为年度最佳网站… 申请季结束后,我觉得活动方面我缺乏的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情,还有就是实习经验。所以后来参加了一个2 weeks 实习,初步体验一下职场环境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历练呢!

所以活动不单单是加在简历里的一项内容,更多是一种人生的经历吧!

CHAPTER 3: 推荐信

推荐信分为三个类别:Counselor, academic, mentor

我忘记具体的名字了,但是一般counselor 就是你学校辅导你申请的老师,一般是一位。 Academic的就是夏校/学校的推荐信,学科老师。一般人会选择一文一理的老师。我的三个推荐人分别是经济老师,文学老师,数学老师。 我当时让老师写推荐信的时候,把一些想要老师reference到的点也写在了邮件里面,我当时写了大概3个点。

1.从我的学科的角度(上课表现,assignments的反馈)

2.课外活动如何把理论实践(将一些活动和你的学科结合起来,我当时还附加了自己的resume )

3.老师对我的预期 (觉得我未来是否适合这个专业,还有对我整体的平均)写出一些你希望老师mention的点,这样其实更加方便professor去写,而且写出来的内容也更加符合我的预期。

还有一个就是类似与课外活动的一些指导老师,比如一个指导你做实验的老师,这个时候你也可以找一些比较厉害的人去写推荐信。但前提是最好你们认识比较长时间,而且他了解你。我并不认识什么厉害的人,但最后在ED DEFER之后我还是补充了一个JP MORGAN的推荐人。

推荐信最好找那些可以证明你的能力,或者可以帮你弥补申请季不足的地方的人。比如我理科不是很好,所以当时就找了理科老师帮忙写推荐信,弥补这部分的不足!

CHAPTER 5 文书

其实我不知道自己的文书写得好还是不好,其实更多来说,我觉得文书不能用好与否来评价。我觉得心目中最好的文书不是夸夸其谈自己有多厉害,而是从一些生活中的细节中体现你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从中看到你的成长,或者你的性格,能体现你的才是属于你的文书。

这也是为什么我拒绝任何帮我直接写文书的机构,她们不理解这种运作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一开始我也很难置信有些人说大学招生官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不是你写的。当我真正去看别人文章的时候,我甚至可以从里面的用词语句看出这个人的真心。

所以文书我觉得无论谁帮你修改都好,一定要有自己思考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就想文书有了灵魂,你再去修改它才能让它更完美。没有灵魂的文书,无论写的多好看都不过是徒劳。我并不觉得我的文书100%的表达了自己,但我很大胆的在ddl前几天修改了自己的文书,选了自己喜欢的素材。修改了整整20稿的主文书也是在最后一刻定了下来。

我当时的文书写了自己从小到大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通过三个故事递进来表达自己在不同年龄段对世界和经济的不同理解。WHY ESSAY的部分,我写的基本是学校和我match的一个点,然后深度去谈。因为与其泛泛去聊学校的教学设备啊,师资啊,环境啊…还不如讲到学校的某一个有趣的program,学校的某一种精神。申请的时候,我越是逼自己要写出怎样怎样特别的文章,我就越是写的不自然。后来发现,其实自己简简单单真真实实地表达清楚了反而写的更加有说服力和真情实感。

当时听了mirror关于主文书的讲座,她对于文书的理解和修改真的是我见过那么多指导老师当中最专业最用心的。我当时听了mirror的讲座之后重新修改了自己的很多篇文书,最后交出了自己觉得更满意的essay!

CHAPTER 6 面试

我参加了INITIAL VIEW。整体的过程我都还是挺满意的。Initial view有线上和线下两种,但我一直更喜欢面对面交流,最终选择了线下去面试。面试之前一定要做的几件事:

1.认真的看一遍自己的简历和文书,思考在面试的时候想要着重说的内容.

2.想tell me about yourself 的回答,不要回答说自己从哪里来,喜欢什么颜色….,而是说一些你希望表达的内容(比如: my friends would definitely describe me as brave, innovative, and hard-working. I will probably agree with that. 然后提到自己希望mention的一些内容)

3.面试的时候不要看天花板,不然真的很像在翻白眼!!!

4.initial view writing部分的内容其实很难准备,你只要随心写就好了,时间很短,我建议开头段不要太长,分点分段来写会显得你逻辑更加清晰。我当时抽到了一个essay题目问我喜欢的电视节目角色是谁?我当时脑子一热就写了肥伦秀 : ) 但我真的很喜欢他。

5.我当时还问到了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如果你有一笔资金,你会用这个资金来做什么…我当时就说到自己想帮助那些传统工艺的工人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产品可以通过正确的营销商业模式走进市场。然后我也大概提到了市场需求,还有这个中间商平台的运作模式。(当时没时间想太多,就即兴想了一个)

大学的面试真的要根据那个招生官/校友来准备。比如面试我的AO是一个说话特别直接的,所以他开头也没有和我闲聊什么的,就直接开始了。他也没有问tell me about yourself 之类的问题,问的问题都是直接进入主题。有几个比较特别的问题,他当时问我你主文书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你想给大学展示什么?还有他问我最喜欢的课是什么?我当时就直接说了literature, 然后他问了我很多文学的问题。(一定要挑自己熟悉的领域讲,不然真的会很困难)

总体来说,面试的时候心态很重要,在Initial view的时候我并没有那么紧张,说话的时候就像聊天一样,所以效果好很多。和AO面试的时候提前准备了三四天,准备的多,说话也自然紧张,我觉得发挥还不如自己随便走在路上自言自语说的好hhhh

CHAPTER 7 我的录取历程

我当时选校的时候,其实选的并不是特别好,比如我选择EA CASE (最后当然是被Defer的),ED defer之后, EA的录取结果也并没有很好。当时真的整个人就特别着急,标化和文书大多都已经定稿了,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等RD的结果了。当时还一直在想如果没有被喜欢的学校录取,不如等多一年再申请吧// 我ED + RD申请了差不多16所学校(包括UC 系列的三所/ 加拿大一所/ 澳大利亚一所)。

对于我来说我的选校只可以分成两类:很喜欢的,和录了也不想去的。爸爸当时说我脾气也太古怪了,但是我当时有了自己喜欢的学校之后,就一心想去那个学校了。最后我被自己超级喜欢的学校录取了,然后被一般般喜欢的学校waitlist了,其实我很满意这个结果,因为大概是我当时做了正确的选择吧..

申请季真的很考验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毕竟周围的人都被录取了,加上碰上过年,一堆亲戚阿姨舅舅什么的都会各种关心地问你录取情况。我当时曾经也一度开始觉得自己去的学校如果排名不高,会不会很没有面子。当时看完无问西东的时候自己真的感触很深,无论你去到什么学校,最重要的是适合你,最重要的是你喜欢就足够了: )

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

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的,

那些世俗让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愿你在被打击的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为了帮助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我们邀请了50位参加过各式课外活动的美本申请同学分享他们的活动体验,包括科研、竞赛、夏校、DIY活动等等。活动体验实录均选自最近一届申请生的亲身经历,从参加活动的初衷、报名方式、准备过程、准备过程中用到的素材,到对申请有何种程度上的帮助等等,全方位呈现申请中所参与活动的方方面面,希望为接下来的申请生提供最有价值的实操帮助。

印刷级电子版免费赠送

请添加客服马甲微信

并发送关键字「活动手册」即可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