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四月,经历了3月的大波RD放榜,大部分2023er的申请季已经结束。近年来,随着美本申请的人数逐渐增加,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压力、peer pressure充斥着整个申请季。但是,经过这一轮激烈的竞争后,相信大家都获得了成长,拿到offer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大学的生活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你们。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创作计划的Vincent,来和大家讲讲他的申请季故。Vincent在今年的RD中成功获得UCB的青睐。

Vincent是一个比较佛的同学,不在乎外界对他的看法,这也让他能够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竞争激烈的申请季。

Vincent的裱花并不出彩,甚至有人问过他的裱花之后认为他能够录取UCB仅仅是因为运气,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你看过了下面的故事,相信也会对这份”运气“有不同的见解。


3月29日早晨,因为NYU放榜,我醒的出奇的早。可惜,我看到的是一封来自纽约的waitlist。(哦,那也不错!还有机会,继续等待)

心里想着醒都醒来了,就再看个学校好了,又看见了Tulane的拒信。(哦,那挺正常,Defer了不转ED2的,可能他觉得我不想去了)

算了可以起了,去吃块巧克力,犒劳一下自己(六点不到醒也不容易)

听说伯克利今天也放榜,不知道哪些大神会进去的说。要是昨天进的不是UCL而是UCB那该多好啊。(收到UCLA和UCSD的waitlist之后就不对加州系抱希望了)

算了,查一下吧,现在起床还太早了。

登进portal,点开admission decision,看见了彩花,我还以为是我眼花。揉了下眼睛:

Congratulation!

进了进了进了!我告诉了我想告诉的所有人—父母,老师,还有和我一起等待的朋友们。一个略带灰暗的早晨都明亮起来了,带着“恭喜”和“祝贺”。

“能说下标化吗?”
“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吗?”
“获得过什么国际性的奖项吗?”

听到我的录取通知之后,每一个来加我微信的人都展开了这样的夺命三连问。但是听到我的成绩之后,就和我失去了联系——走了狗屎运而已(裱花背景:105/1470)。前后的落差让我感到无奈:难道我的故事,可以用几个数字和头衔代替吗?

诚然,能收到伯克利的offer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度幸运的事情——我甚至觉得伯克利录取我也是为了摆脱自己“分控校”的头衔,证明自己的录取和随机抽奖无异罢了。可是我却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我的故事,了解一下我这个谈不上有趣,但也算与众不同的人吧。

在我觉得我OK之前,我爸妈就这么觉得了

故事得从我的初二暑假开始,那年我没有准备中考,也没有出去旅游。我去了一所叫UCR的大学参加夏校,那是我第一次只身一离开家,我现在都记得当时过海关的每一个细节。我穿了什么衣服,出了多少汗,系了几次鞋带,说了什么话,在我脑海里可以如放电影一般无限重复。

三个礼拜的时间,我收获了朋友,住家和夏校老师的认可—这些认可,对我来说,是在初中生涯里缺失了两年的认可。在初中里,因为自己贪玩的性格,被老师怀疑过智商,被老师怀疑过家教,参加晚自习被劝退过,难得取得成绩的进步也难以收获老师的认可。尖子生代表着学校声誉,差生代表着学校生源,而我,似乎是可有可无,常被忽略的那个人。

幸运的是,我有父母的认可,这两位总对自己的教育有着蜜汁自信,自然培养出了我这样不在乎外界看法的奇葩。而参加了UCR的夏校之后,我也确信地认为我很OK了。

挫折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有了第一次的夏校经历之后,我喜欢上了那种在夏校里结识不同国家,不同口音的朋友的感觉。中考结束两天,我就坐着飞机火急火燎的赶到UCR,艰难地度过了在美国的十周。

这里的艰难,不仅仅指学习难度的增加,也是对我抗压能力的考验。我中考发挥欠佳,没能进入想去的高中。虽然不至于没有书读,但是当时的我相当于收到了理想普高和理想国际班的两封拒信。

接下来的一周里,我每天都有泪要流,不流干不睡觉。回想起来,父母的开导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却是我当时能收到的最大的支持。(手动给爸妈打call)慢慢的,我也就想开了。回想起来,当时的失望有点可笑,但却让我学会了迎接成长中的常客。

“We must accept finite disappointment, but we must never lose infinite hope。”

进高中之后的日子

对于我的高中生活,我只能用快乐二字来形容。我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我进这个学校时的起点是UCR,我希望我可以一点一点完善自己,跳到UCB去。很幸运,我对高中的所有期望全都实现了。

高一时,省去了托福培训的钱和时间,参加了好多次辩论比赛和商赛,通过自学的托福成绩,成功去到了UCR的学分夏校,感受大学的生活。在学校里,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团,进入了学生会。

高二时,在学校社团里担任起了社长副社长的位子,(摇身一变成了元老哈哈哈哈哈哈)自己创建了一个社团,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竞赛。能试的都试了一遍之后,又报名参加了Pioneer的项目,写了一篇自己独立的文章,带着完全不够看的标化我进入了申请季前的暑假。

标化准备

写了这么多废话,终于写到了我的标化准备了。

先从托福说起,我准备托福都是看攻略开始,但是看的越多,感觉越迷,为什么他们可以坚持刷那么多的题目,为什么感觉他们学习都好痛苦。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准备托福的方法,沿用别人的套路可能没有帮助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

作为一名学渣的我,每天都是严格控制自己的题量,两三篇阅读,两篇听力,一道口语,两道写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单词背诵和跨行阅读可以帮助阅读,关键词句和方向性的词能帮助听力,连接词的运用,讲话的流利度能够帮助口语,长短句的合理配比,推导的逻辑可以帮助写作。而努力可以帮助所有!

在托福上,付出的努力和成绩最后很大程度上成正比。当我静下心来练习之后,对题型的熟练度自然而然就达到了一定水平,托福自然就慢慢好起来了。(其实最后都不咋地)

再讲SAT,无非是把题目都刷一遍,把解题思路再刷一遍。(SAT2也一样)然后无视一切压分和八月北美,把自己能考的分数考出来就行了。(可能是抱着这种心态,我SAT分数也低)

愉快的申请季

我的申请季,只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Enjoyable吧。我收到过一天四个Reject,也有过两天三个Reject加两个waitlist。但我从来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我不关注不能去哪些学校,我只关注哪些学校出了错,失手录了我。

文书的写作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乐趣,写文书展现别人无法发现的点其实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文书对于我很像碎片,希望招生官能把它和我的分数拼起来,找到一个对于我的模糊印象,不用很清晰,只要能感觉到我很开心就行了。感谢当时那个宁愿买球鞋也没签中介的自己,我的文书内容不用和中介争,写的都是我最喜欢的我做过的事情。

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自己喜欢的学校(官网,niche,bigfuture,知乎,quora等)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真实故事来寻找和学校的匹配点,慢慢的我就爱上了这些学校,学校也没准随手把我带走。
写在最后

1. 人有目标是好事,但不能因为没有达到否定自己。相信自己,大学肯定是有需要录取你的。保持对自己的自信,offer应该会在来的路上。

2. 别因为所谓的reach,match和safe就决定申请或是放弃一所学校,若是这样申请你不会因offer而快乐,如果这样放弃你可能因为错过而悔恨。

3. 别因为收到了不理想的答复而难过,理想的在等着你呢。The best is yet to come

4.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对你申请最有利的事情

5. 一句鸡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ED2给你加的语言项目可能就变成了你最后去伯克利的铺路石。

 


2024最新美国/英国大学地图免费领取!

覆盖美国综合大学TOP100、文理学院TOP60和英国大学TOP30

精准标注位置,涵盖学校核心录取数据

添加客服并发送关键字「地图」

即可免费领取印刷级高清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