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路不易,DIY更是难上加难。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来自TD创作计划的星月同学,星月是一个来自留学信息相对闭塞的三线城市的DIYer。ED阶段,星月无奈遭到自己心爱的文理学院deffer。

而最终,靠着一股越战越勇的劲头和大胆的选校策略,星月在ED2成功收到了NYU的offer。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她的申请故事,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背景

学校 :三线城市普高国际部

托福 :106

SAT :申请NYU时没有提交SAT,因为是test optional(后文中会有介绍)

前一晚还和家人吃饭庆祝情人节,下一秒回家发现好像明天要发decision了。当时也没有像查ED1那样辗转难眠,只是开了瓶啤酒,随口说了一句“祝明天收到录取”,便倒入了梦乡。

次日凌晨5点,在按下“decision available”时内心默念了几句“快录取吧”因为已经收到够多的deffer啦。结果一看开头,怎么没有congratulation。使劲睁大双眼才发现原来Congratulation是后头的。当时内心平静如水,只是觉得Oh 我的申请季这样就结束了?于是又倒头大睡了10分钟……

夏校申请让我越挫越勇

身处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太严重了。我准备美本申请的进度是相对慢的,如果不是看到学长去夏校的朋友圈,我连夏校是什么,什么时候申请都不了解。当时的我既没有sat,也没有托福成绩。

踩着Cornell和Harvard的ddl匆匆忙忙地写了文书就提交了申请。(结果Harvard那里缴费不成功,钱也不知道转去哪里了…伤心)那是我第一次尝试到大学申请的感觉。甚至在点开decision的前一天都紧张不已。但是我迎来的是waitlist。当时心态是崩溃的,感觉这么好的一个夏校就这样离我远去了。

从那次起,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申请季负责。于是在网上翻阅了很多资料,询问了很多过来人。最后决定,如果申请不到最好的夏校,就宁可不去(这里的最好是以我自己的标准)于是在新的学期里,我开始积累文书素材,着手备考托福,和学校老师一次次地修改文书。

但是,我总是会经历“无心插柳柳成阴,有心栽花花不开”。在Ivy day的那天,我收到了“顺便申请一下”的YYGS录取,但是我最认真准备的LBW却来了一封翠菊。这次夏校申请的结果有点出乎意料。他算是对我一直以来所做课外活动的认可,同时也给我一种“没有sat都可以申请到好学校”的错觉。(因为后面发现被录取的小伙伴都是sat1500+的)

申请夏校和其中的经历无疑让我更加熟悉大学申请流程以及结交到了一群令我此生无憾,并且后续申请季带着我冲冲冲的朋友!

标化让我无可奈何

因为高中比较少人,所以经常会和学姐学长们聊到升学的话题。标化毫无疑问地成为讨论的宇宙中心。听完学校过来人的一番感言后,我总觉得以自己的英文功底裸考至少达到1450,但事实却是残酷的。

而且常常听到各种机构说“标化考试不重要,GPA不重要,活动才是王道”诸如此类的话。(我申请季最遗憾的就是听信了他们这些胡言)在这儿要插一句:GPA非常重要!GPA非常重要!GPA非常重要!

学校大部分同学是申请英国大学,所以每次提前去香港考试,在离开班级的时候几乎全班同学都会向你投来期待与祝福的目光,并附上一句“你是最棒的!good luck!1500+ 你可以的!”。

但是这一夜夜不停的刷题和一句句同学朋友间的鼓励却在点开“your score is available”的时候化成灰烬。每当觉得自己在阅读部分有一丝丝起色,却在正式考试频频失手,内心总有着一点不服和失落。我总是安慰自己:“不要紧,后面还有机会。”但是却接二连三的看到朋友圈有人晒出与sat分手的高分,激起我无限的羡慕和焦虑。

我一直坚信“努力是会换来应有的回报”。因为这个道理在我的过往被无数次验证,无论是考IGCSE还是TOEFL,但是唯独在3次与sat的角逐上,我是输得那么地落魄和彻底。

但是回望那段和小伙伴们肩并肩与sat奋战的时光还是无比的怀念!当你考试前夜站在坐标于香港东涌30层的阳台,吹着清爽的海风,看着宁静的远方,惬意之感油然而生。

当你踏入香港亚博考场的时候目睹着成千上万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与你一同进入那个有着黑色地板,摆放着银边白方桌,竖立着Zone A到 Zone XZ的考场时,内心总是能得到一股力量——“原来我并不是孤身奋战。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和我一同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选校的那些事

选校三点

在决定出国的时候自己已经有一个大概的选校名单。同时也做好了写20+篇文书的心理准备。我选校是按照3点进行筛选: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很大一部分决定了实习机会和留学4年的便捷出行程度。毕竟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逗留的地方,无论是气候还是人文环境都会影响日常的生活。

对于我而言,我比较不喜欢干燥和热,所以加州的学校直接被排除。而中部对于找实习不利,最终将学校统一在东海岸。

2.学校的校友资源:和毕业校友联系程度我也比较重视。毕竟在很多方面他们都可以给自己带来比较成熟和中肯的建议。

3.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大小和学科单科排名:我比较偏向于小班教学的学校,因为可以有更多和教授探讨的机会。因此,在选校名单中一半都是教育,经济学排名靠前的文理学院。

深入了解

在确定了自己大概的选校方向后我便开始深入了解选中的学校。首先是通过阅读官网上的信息和与学校的校友取得联系。许多大学的官网为了让perspective student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校都会在官网给出联系学校学生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参加学校的information session,面试,sleep-over来进行深入了解。

大家也可以在学校官网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邮箱、名字),当学校有什么新的活动和资讯他们都会及时发送到你的邮箱。这样一来在后期撰写supplementary essay时就有更多素材啦!像Middlebury College,如果学生在官网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在申请阶段AO也会比较关注你哦!(这是一个校友老师告诉我滴)

如果对文理学院特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一个叫“LAC tour”的免费college fair。他每年暑假会在北京,上海,深圳举办。一般Top 50的LAC招生官都会来参展。次日还可以和预约好的校招生官进行面试。我当时面试了Barnard和Middlebury。结果后来才知道原来Barnard给我面试的AO是他们副校长(百般荣幸)!

在ED1阶段,我果断地申请了一间我有50%可以达到的文理学院。有两个原因:

原因其一在于“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那我倒不如试一试,反正也是ED1。

原因其二,在不了解2023届申请者实力和各方面数据的情况下,盲目选择自己的dream school是非常冒险的。万一reject了,那我的梦校就真的烟消云散啦…所以在我看来ED1既是一个为自己较符合dream school的冲刺,也是一个给自己看清application pool局势和自我定位的一步。

同时,在觉得自己有较多时间准备文书的话也建议申请一下EA的学校。毕竟可以提前知道结果,方便做ED2和RD申请的决定。在12月中旬,我连连收到了EA学校的defer。就连认真准备,丝毫不敷衍的safety school都把我defer(还录取了标化条件比我低的同学)。

ED1修改了无数遍的小文书,花足心思录制的作品集和诚恳的面试迎来的是一封狠狠的拒信。看着身边ED1的同学陆续拿到心意的offer,当时整个人的士气都大打折扣,本来自信满满地我开始陷入无限的自我怀疑和焦虑。从来没有感受过peer pressure的我突然间有点喘不过气了来。很多时候还会自我安慰,对自己说“申请群里好多比自己强的大佬都被defer 了。你就知足吧!”

紫色,我的命中注定

“录了我也不去”

在申请季前,NYU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选校名单中。那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并不想申请这间“万人迷”学校,更是抛下一句“NYU录了我也不去。我要去有个性的文理学院!”的狠话。

NYU没有封闭校园是我不喜欢他最大的原因。其次是觉得纽约城市过于浮躁以及物价太高。

但有时候上帝就像在和你开玩笑,会把你立的flag全部打倒。

NYU真香

后来,我阴差阳错的认识了一位NYU的小哥哥。当时怀着多交个朋友的心态,没想到,通过和他的交谈,我的选校决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申请的时候,我常常听到班上同学讨论NYU的program,例如CAS,LSP,Steinhardt等等。(当时的O.S:CAS是我们IBDP那个科目吗?我好像只认识Stern呀)通过一番交流我才把NYU的教学体系了解清楚。

但是当时还是纠结于NYU和一间文理学院。在这个过程中,我咨询过很多人的意见。大家都说NYU竞争特别激烈,录取率直线下降。ED2会有特别多想提前下车的大佬申请。我看着自己手中拿不出手的标化也只能微微一笑了,咬咬牙,那就不交好了(也只有NYU是test optional了)。

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时间终于来到了2018年12月31日。在仅剩的几小时里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当时唯一在想的就是录取概率的问题。毕竟NYU是大校,录取人数不会少。

但是文理学院更看重申请者和学校的匹配程度。虽然我觉得自己特别fit,但是经过ED1和EA的一番折磨后我还是选择了概率更大的NYU。

我非常庆幸自己是DIY,因为每一个决定都是通过自己深思熟虑而不是被中介机构怂恿或者强迫。在我认识的朋友中不缺因为ED1资料提交有问题而被推到defer,中介直接让ED2申请一所可以通过RD轻松进入的文理学院。

在按下submit的那瞬间,脑海突然闪现暑假时去到纽约旅游的时候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包容和NewYorker穿梭于马路间那些拼搏的身影。好吧,我应该会爱上了那一座可以为自己梦想而拼搏的城。

NYU test optional说明

NYU是一间为数不多对国际生标化成绩比较开放的学校。在标化成绩上他们不仅接受SAT,也接受A-Level预估分,IBDP预估分,AP以及3门SAT2的成绩。

类似的学校还有芝加哥大学和明德学院。所以这能让他们接纳更多样化的申请者,而不是仅仅看SAT成绩的分控学校。从这个政策中也可以看出NYU是一间包容性强并且灵活的学校。在申请的时候我提交的是IB预估分数。

IBDP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简称IB课程),是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IB学生在两年内需要选择六门课以及三个核心课程:Theory of Knowledge,CAS,Extended Essay。所以,课程难度是相当大的,工作量也非常繁多。

文书的那些事儿

文书危机

文书可谓是我这次申请季的精髓。估计前面被连连defer的EA学校就是文书那块写砸了。文书我准备得比较晚,而且是边备考sat和ib的各种IA, EE, TOK论文边写的。我算是一个比较“花心”的人,因此所做的活动比较广泛。

CommonApp上10项活动和5项奖项都不够我填(自认为每个活动含金量都蛮高的,因为都是做了3年-6年)所以说让我撰写一篇字数仅仅为650的主文书,还得包含个人特点和活了18年的人生经历简直是难上加难。好在之前有一个积累文书想法的素材,自己会把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和主题记录下来。

因此建议大家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从低年级开始积累。虽然有这些素材的帮助,我还是没日没夜地写着我的文书。甚至到了癫狂的状态,宁愿写文书也不要写学校论文!可以说2018下半年是我multi-tasking的顶峰。

文书初稿是写我如何在课上“勇敢指出老师错误”辅导其他同学达到更优良的成绩。但是苦苦写出来的文书被学校老师无情的diss了一番。无奈,只好推翻再来。第二稿,内容穿插了所做的2个支教活动和1个相关联的奖项。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也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一直收到一致的差评。

与此同时,我身边申美的同学已经有中介帮他们写出了满意的文书,而我却要每天察言观色(低三下四)地请求外教给我点评修改。内心的落差感和挫败感再次油然而生。因为追求更加完美的文书,我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凌晨,还得兼顾ib的各种论文和期末考试。

这个充满各方面压力的过程也激发了我久久未曾开启的泪腺。被外教dis和当着所有人面前对我吼叫已经成了常态。隔三差五就可以听到一句“why you are so annoying. You are the most troublesome student!”但是为了文书,我每次见他之前会对着镜子将微笑摆在脸上,听完他一番批判后坚持着微笑的脸部表情(嘴角已在颤抖)快脚步离开,偷偷躲进厕所咬着手臂哭,告诉自己“没事,都会过去的。没有中介你也可以”。

然后洗把脸,强颜欢笑地开始上下一堂课。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连串的defer letter。没办法,文书必须再次重写。

我再次整理思绪,感觉自己一路以来都是致力于提高城乡儿童教育水平,并且自己也是来自一个务农家族渐渐接受到高等教育才有了蜕变。或许将自己对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热诚融入,然后延伸到联合国教科文颁发的一个奖项作为结尾才是这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最好展现自我的方式。

文书再次陷入重写危机,但却在推翻文书重写并只有7天就到ddl的日子放了圣诞假。外教都比较重视休息时间,当时我整个人都崩溃了。犹豫了半天才敢把写好的文书发给外教却迎来了一番不耐烦的吐槽到最后无视的状态。

危机解除

好险在患难之时得到夏校好友的帮助,我们一起做了peer review和对主题的升华。最终才成功赶上2018年12月31日的12:00。在此要特别感谢Adela!五湖四海皆朋友,相互启发,peer review绝对是DIYer的不二之选!

在NYU的小文书上我并没有使用公众号文章上采访学长学姐的素材(比如说nyu的草莓蛋糕节,带耳机蹦迪等等)因为AO对于自己学校的好坏已经是了如指掌了。没有必要一直夸NYU的好,而是需要将自己的“辉煌事迹”与NYU的好结合。

我小文书结构大概是这样:

1.我要申请什么专业和我做了什么辉煌事迹 。

2.NYU的资源是如何给我一个更加大的平台去发挥和延续“辉煌事迹”。

3.我的对这个城市和对NYU的热诚。小文书的字数有限,因此精准到位的表达比留下悬念或者拐弯抹角要更好一些。(毕竟AO看文书的时间就几分钟)

当时在写文书的时候也有想过需不需要提到对某某教授的热爱,但是最后我还是没有这么做,原因是因为这有可能给AO带来一个concern“万一这个某某教授辞职了,这学生是不是就不想来NYU了?”

写小文书做school research时最好是提前将自己的“光辉事迹”列出来,然后提取关键词。根据这些关键词在官网上找对应的内容。这样一来可以提高research的效率,而不是漫无目的地乱搜索一通。同时也可以提高个人和学校的契合度。

2024er,请查收

标化成绩成绩固然是申请的其中一根顶梁柱。但是标化不理想的同学不要灰心,因为那只是申请的一个部分。你要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美国录取最大的好处就是holistic review!只要将努力用对地方,幸运女神就会眷顾你。

同时,在写文书,课外活动,奖项前我们需要给自己定位。我到底是想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招生官的面前呢?根据自己定的主题,我们可以开始筛选以前所做的活动以及文书内容,使得申请材料具有一致性和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令到AO一目了然,过目不忘。

最后我想说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只要尝试过,努力过,那么遗憾也将会变成一份美好的长存!加油!

 


为了帮助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我们邀请了50位参加过各式课外活动的美本申请同学分享他们的活动体验,包括科研、竞赛、夏校、DIY活动等等。活动体验实录均选自最近一届申请生的亲身经历,从参加活动的初衷、报名方式、准备过程、准备过程中用到的素材,到对申请有何种程度上的帮助等等,全方位呈现申请中所参与活动的方方面面,希望为接下来的申请生提供最有价值的实操帮助。

印刷级电子版免费赠送

请添加客服马甲微信

并发送关键字「活动手册」即可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