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不太亮的星

如果将美国独立革命时期的历史绘成一幅画卷,那这幅画应该是夜空中群星璀璨的景象吧。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英雄人物,有的建立了不世功勋,有的写出了传世文章,还有的在紧张繁忙的革命工作之余还做了一些科学实验。

富兰克林、华盛顿、杰斐逊、汉密尔顿、麦迪逊,翻开一本他们的传记,每每不由得要惊叹,一个人一辈子怎么能做这么多事,写这么多文章。要知道那个年代人均寿命也不长,电灯还没有被发明。

传说中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闪电的实验

到了19世纪上半叶,又有“三巨头”(亨利·克莱、丹尼尔·韦伯斯特、约翰·卡尔霍恩)和林肯、道格拉斯等人秉承先贤留下的余晖,继续发出夺目的光芒。在他们的领导下,美国在飞速开疆扩土的同时也积累起了巨大的内部矛盾,最终爆发了内战。

不过在美国历史的夜空中,还有一些不那么亮的星。这些人也曾身居要职,为美国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因为打了败仗、输掉了竞选或其他原因而渐渐被人们淡忘。

对不是专门研究美国历史的人来说,这些人在美国历史上仍然保有一席之地,好像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某一篇文章或者一篇演说了。不过能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一篇演说的,也不是等闲之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位——“邦联”副总统亚历山大·史蒂芬斯。

危机爆发

1858年,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人提名当时还没有什么名气的亚伯拉罕·林肯与在任参议员史蒂芬·道格拉斯竞争参议员的位置。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林肯凭借和道格拉斯的辩论让自己在全国有了些名气。

亚伯拉罕·林肯和史蒂芬·道格拉斯

辩论中的林肯和道格拉斯

1860年2月,林肯在纽约发表了一篇演说,一方面批判废奴主义太极端,另一方面又坚持认为联邦政府应该在新加入联邦的几个州境内禁止奴隶制。

对林肯的演说,参议院在5月份给出了一个轻蔑的回应,通过了由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参议员杰斐逊·戴维斯提出的一项决议。该项决议明确规定:联邦政府不但无权在全美国任何地方禁止奴隶制,而且有义务在全美国任何地方支持奴隶制。

就在同一个月,林肯在总统大选中以相对多数获胜。但在选举人团中,南方各州选举人的选票,他一张都没有拿到。

12月,南卡罗莱纳州率先在一片欢庆的气氛宣布脱离联邦(Secession)。随后,七个州从联邦退出,成立了新的“邦联”(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选举原联邦参议员杰斐逊·戴维斯为“邦联”总统,原联邦众议员亚历山大·斯蒂芬斯为“邦联”副总统,并制定了新的宪法。这时还在任上的联邦总统詹姆斯·布坎南认为各州无权脱离联邦,又认为联邦也无权制止它们脱离,所以几乎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他的不作为显然对南方有利。

站在联邦立场谴责分裂的漫画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职联邦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试图安抚已经脱离联邦的南方各州,承诺不干涉南方现有的奴隶制、严格执行《逃奴缉拿法》,并承诺不首先对南方动武。但他也指出联邦是永久性的联邦,并主张必须维护联邦的完整。这些观点仍然被南方认为是在对南方进行武力威胁。

为分裂行为正名,和张目的种族主义言论

1861年的北美大陆,形势紧急而微妙。北方的联邦不得不面对国家已经分裂的现实,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处置;地处南北交界处的几个州对应该支持哪一方摇摆不定(后来其中四个加入了“邦联”);南方的邦联却似乎有一种重新建国的上升劲头和势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林肯发表就职演说后两周多的3月21日, “邦联”副总统亚历山大·史蒂芬斯在佐治亚州萨凡纳发表了一篇演说,大胆地提出“白人和黑人生来不平等、也不应该平等”是“邦联”建国的“基石”。后来,这篇演说被称为“基石”演说。

在演说中,史蒂芬斯首先指出,新成立的“邦联”制定的《宪法》优于原“联邦”的宪法,并详细列举了新宪法对旧宪法在财税制度、议事机制、总统任期等方面的修改。

接着坦率地承认,导致南北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问题。

这里再补充介绍一下,关于奴隶制问题,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代表的国父们有两个共识:一是奴隶制有违美国《宪法》“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最终应该消亡。二是美国《宪法》默认奴隶制的合法性,并支持奴隶制在南方各州存续。解决奴隶制问题的时机不成熟,不能强行解决,因为代价太大。至于时机什么时候成熟,不知道。这个问题只能留给时间去解决。

史蒂芬斯直接指出托马斯·杰斐逊等人的大前提错了,奴隶制并不违反“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他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是指同一个种族之内,不同的种族之间本来就不应该平等。黑人和白人本来就不平等,黑奴附属优越于黑人的白人,是黑奴自然和正常的状态。“白人生而在各方面都优于黑人”是一件事实。这一事实正是南方新建立的“邦联”政府的基石。

接下来,他的论证更加大胆。他认为“黑人不如白人”这一事实目前不被大众接受是正常的,历史上伽利略发现的重力加速度规律、亚当·斯密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哈维发现的血液循环等等,都是一开始并不被世人所接受。

天上就是有的星星比别的星星亮一点,地上就是有的种族比别的种族差一点,这都是造物主的旨意,人类应该遵循上帝的旨意。

在提出极端的种族主义理论后,史蒂芬斯又从现实角度来给南方打气。他认为即使未来没有新的州加入,已经加入“邦联”的七个州的领土面积、人口、财力也足以令它们成功保住“邦联”的生存。

他将“邦联”从联邦脱离比成联邦1776年从英国独立,认为当年的联邦力量更小都能成功,这次邦联的独立也一定可以成功。他又鼓励南方建立起比原联邦更好的政府,吸引更多的州脱离联邦加入邦联;还表示南方希望和平但也要做好开战的准备。

在演说的最后,史蒂芬斯指出北方的态度和立场是自相矛盾的。先前北方各州同意新的州加入联邦的时候,是按各州和新领土签一份契约的模式来办的。现在南方七个州已经明确要求退出契约的情况下,却不同意。

北方各州爽快地同意南方各州退出,同样按结束一份契约的模式来办,是和平解决纷争的最好方法。北方各州不同意南方各州退出另建一个新的国家,是贪图奴隶制给北方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真的同情南方的奴隶。

宽恕与悔改

亚历山大·史蒂芬斯生于1812年,少年时父母双亡,在贫寒的生活中坚持读书,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刑事辩护律师。1836年开始从政,1843年被选为联邦众议员,连选连任至1859年。

青年时的亚历山大·史蒂芬斯

史蒂芬斯自幼体弱多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当时美国政坛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在纷争不断的议会,他长于独立思考,不服从于党派意志,不跟随一党一派的“大佬”投票。他支持奴隶制,同时又反对国家分裂,先后支持亨利·克莱和韦伯斯特主导的“1850年一揽子妥协案”、参议员道格拉斯提出的“当地人民自决论”及“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在南北即将分裂的紧要关头,他极力反对南方各州退出联邦,因为他认为当时支持林肯的共和党人在参议院和众议院都是少数派,最高法也支持奴隶制,和南方持不同政见的林肯在未来几年任期内将不得不在大部分问题上和南方妥协,根本威胁不到南方。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南方各州脱离联邦后,他自己被选为邦联副总统。

邦联把他拉上船,选他当副总统,是有目的的。他这个人既支持奴隶制,又反对分裂,实际上被南北双方看成是一个站在中间立场的人。选他当副总统,可以帮助南方争取位于南北双方边界的几个州也脱离联邦。

邦联内阁成员

前排左三为亚历山大·史蒂芬斯,左四为杰斐逊·戴维斯

当选副总统后,史蒂芬斯在起草“邦联”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在佐治亚州发表了著名的“基石”演说。这篇种族主义的演说发表后不久,美国内战就打响了。史蒂芬斯积极参加南方的备战,主张南军推迟决战时间,先做好充分准备。

史蒂芬斯后来和邦联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在作战方针、政府强制征兵和征用人民财产权限上都有严重的意见分歧,在邦联被边缘化。1863年,他奉命率一支代表团去华盛顿和联邦商谈交换战俘事宜。他本想趁此机会和联邦进行和谈,但人还没有到华盛顿,北方就通知他北方已经不愿和谈。原来,北方刚刚在葛底斯堡取得了一场关键性的胜利。

南北双方伤亡惨重的葛底斯堡战役

1865年2月,史蒂芬斯再次率“邦联”代表团赴弗吉尼亚州汉普顿锚地(Hampton Roads)与林肯等人会面进行和谈。此时北方在军事上已经占了绝对优势,不愿在任何问题上让步,南方要求停火而不是投降,会谈只进行了5个小时就不欢而散了。不久以后,“邦联”就崩溃了。

1865年5月,史蒂芬斯在佐治亚家中被捕,被关押了5个月。随后总统安德鲁·约翰逊颁发了大赦令,一批“邦联”官员被释放。史蒂芬斯也承认了自己种族主义言论的错误。他似乎很快就得到了民众的宽恕,居然在1866年就再次被选为联邦参议员。

因为他宣扬种族主义的“基石”演说影响还是很大,北方对他重新开始从政有很多反对声音,他没有去就职。于是他便在家中撰写关于美国内战的回忆录, 用了三年时间写了一本《南北战争的宪法观》(A Constitutional View of the Late War between the States )。此书后来成为探讨“州权”和“州权与联邦关系”的重要学术著作)1873年,他再次被选为联邦众议员。

这一次他上任了,一直干到1882年当选佐治亚州州长才离开。在任上,他幡然悔改,积极为黑人争取权利,但仅仅干了一年就在1883年病逝了。如今,其位于佐治亚州的故居已经被扩建开辟为“亚历山大·史蒂芬斯”州立公园。

额外福利:伟大文献

今天赠送给大家的是伟大文献续篇-第13篇《基石》演说白话版。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马甲微信,给马甲发送暗号「基石」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