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物理C北美卷考情回顾

整体难度分析:2025 AP物理C北美卷

2025年度AP物理C力学北美卷的FRQ试题整体考点较为全面,考查的知识点大部分都是传统的重点内容,例外是在FRQ 2中增加了阻尼振动对动能影响的考查。其中FRQ 1考查动量守恒及冲量,冲量计算中用到了正弦函数积分;FRQ 2考查简谐振动、能量守恒、摩擦衰减;FRQ 3实验题主要是以能量守恒为主,公式推导与步骤设计难度均不大;FRQ 4聚焦转动、无滑滚动及转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而言,难度与往年持平,并无特别创新之处

FRQ 1 Mathematical Routine

质量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而行,质量分别为m(Block 1)和6m(Block2),速度分别为2V0和V0,它们碰撞并粘在一起。在t=0 和t=tc的时间内Block 2受到Block 1的力可以用一个正弦函数进行模拟。

 题目解析

Part A(i):画图题。

要求补全Block 2碰撞前、系统碰撞前和系统碰撞后动量矢量图。给出了格子图,所以必须同时考虑动量的相对大小和方向。

Part A(ii):推导最大力Fmax的表达式。以Block 2为研究对象,使用动量定理。因为是变力,所以使用积分对正弦力进行积分,求出力的冲量。该冲量等于Block的动量变化量,即可求解。

Part B:Block 2 仍以V0向左运动,Block 1 以未知速度V1向右运动,碰撞后系统的速率是V0。求V1表达式。

这一问考查同学对系统速度的理解,其实就是系统质心的速度。利用质心速度公式以及碰撞前后质心速度不变即可求解。

 题目评价

整体而言,FRQ 1 (Mathematical routine)此次以图像和推导为主,并没有出现数学计算(calculate)的内容,难度适中

FRQ 2 Translation between Representations

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连接两个弹簧:左边为弹簧A,劲度系数k,右边为弹簧B,劲度系数2k。初始时滑块位于x=0,两个弹簧自然长度;滑块被拉到x=x1后释放。

 题目解析

Part A:图像题。

画出x=x1处的能量柱状图,分别表示

👉弹簧A的势能UA。

👉弹簧B的势能UB。

👉滑块的动能KBlock。

静止状态下,动能K=0。如果A的弹性势能为U,则B的弹性势能为2U,图像上应该以此比例进行画图。

Part B:释放弹簧后,求Block运动到x=(1/2)x1处的速度。

应用能量守恒原理。系统的初始能量Ei等于两个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系统的末能量等于两个弹簧在新位置的弹性势能以及Block的动能之和。弹簧A、B的形变量变为(1/2)x1。列出方程求解即可。注意本题要求推导之前写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这里应用了能量守恒原理,所以需要先写Ei=Ef

Part C:首先给出无摩擦情况下系统的位移-时间图像,要求考生画出表面有摩擦力情况下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位移-时间图像1.png

受摩擦力影响,Block做的是Damped oscillation,其周期保持不变,但是振幅逐渐减小,动能也随时间不断减小。因此,动能-时间图像是一个周期为(1/2)T,但是振幅逐渐缩小的曲线。

Part D:增加表面的摩擦系数,其他条件不变,问Part C中的动能-时间图像有何变化。

摩擦力增加,所以能量的衰减速度更快,因此与原图像的区别是相邻周期的动能振幅减小的更多。

 题目评价

第二题最后两问考查了学生对阻尼振动知识点的掌握,相对比较冷门,但是题目中已经告知振动的周期不会发生变化,只需要考生通过振动的周期推导动能变化的周期,因此难度有所降低。

FRQ 3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Design

一个盒子通过无质量的杆固定在轴上,杆另一端与支点连接;一个滑块放在盒子中,系统从竖直位置释放,滑块被发射出去;学生通过改变高度h并用传感器测量滑块速度v,尝试用图像法求重力加速度g。

 题目解析

Part A: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给出的条件,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可以设计出如下实验步骤:

1. 拉动盒子,测量滑块质心的高度h,释放盒子;

2. 用motion sensor记录每次发射后滑块离开盒子的初速度v;

3. 重复步骤1和2,改变高度h并测量对应的速度v

Part B:数据处理。

根据公式mgh=(1/2)mv2, 从而h=(1/2g)v2。以h为横轴,v2为纵轴绘制图像,slope=1/2g,利用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g。

Part C:改变实验场景,滑块离开盒子后在一个有摩擦的表面上滑行,直到停止。

题目中给出高度h与滑行最大距离xmax, 要求学生利用图像求出摩擦系数μ。根据公式mgh=μmgx,从而h=μx,所以纵轴是h,横轴是x,斜率为μ。表格内数据无需做任何处理,直接对坐标轴进行label、scale,绘制数据点即可。

Part D:

按照未知量计算的步骤,求出slope,推导表达式,求出摩擦系数表达式,即可解出μ。

 题目评价

此次FRQ 3实验题公式易推导,数据表格无需处理,因此难度偏低,是一道有机会拿满分的题目

FRQ 4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ranslation

一个实心圆盘Disk和一个圆环Ring,质量为M, 半径为R,以相同的初速度v沿水平面无滑滚动。然后进入斜面,继续无滑滚动上坡;最终都停止,但圆环运动的距离比圆盘更远。

Part A:定性分析。比较上坡过程中Disk与Ring受到的斜面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求不引用公式进行定性分析。

先用运动学原理分析,因为初速度相同,而Ring运动的距离更远,说明Ring减速的加速度更小。而Disk与Ring的合力都由重力水平分量以及静摩擦力提供,重力相同,所以Ring受到的静摩擦力更小。

Part B:定量推导。给出圆柱的M,R,I,斜面夹角θ,求圆柱在斜面向上无滑滚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分别利用平动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转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再结合无滑滚动的限制条件a=Rα, 即可推出摩擦力f的表达式。

Part C:定性结合定量分析。Disk与Ring在上坡过程中,均出现有滑滚动。需要比较二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公式Fk=μFN,二者质量相同,摩擦系数相同,因此收到的滑动摩擦力亦相同。

 题目评价

此次FRQ 4的Part A需要结合运动学与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难度中上。值得注意的是,此次Part C与官方模拟题中的提问方式不同。之前的提问方式是让学生基于Part B的定量推导结果,分析与Part A中的定性分析是否一致,但是本次Part C的问题与Part B的推导结果并无关联。

本文作者

TD AP物理C力学老师

AP备考资料:2025 FRQ真题免费下载领取

TD整理了CB目前在官网最新更新的2025年北美卷的AP FRQ真题免费分享给大家,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TD客服马甲,给马甲发送暗号「2025frq」即可领取~其他科目真题将随官网更新陆续放入分享链接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