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TD SAT教研组对2020年10月14日北美School day的SAT真题进行了解析编写,现在无条件分享给各位同学。如果你未来还要参加SAT考试,相信这份解析会对你非常有价值。

同时我们准备好了2020年10月14日北美School Day SAT精校版的真题,免费领取,方式见文末。

2020年10月14日北美School day SAT考试-TD教师点评

SAT阅读点评 – 熊老师

2020年10月14日北美School Day考试使用的卷子和不久前考完的9月北美卷(使用了NAPF306卷)、10月北美卷(使用了NAPD304卷)类似,也是2019年6月多套卷中的一套(NAPK311卷)。这样,到这次考试为止,2019年6月的14套实验卷就全部在周末举行的普通考或非周末举行的School Day考中使用过一次了

这次School Day使用的NAPK311这套卷子在市面上没有流传,可以看成是一套新卷。阅读部分难度中等,除伟大文献较难外,其他文章的文本难度一般,个别文章中出现了比较新颖的提问形式,但题目难度不大。

Passage 1 小说

节选自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1986年出版的《浮世画家》,故事背景是二战后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中重建,一位老画家回忆绘画生涯,重新审视与自己人生一起兴起的军国主义,并反思自己是否应该为战争而道歉。

节选部分是讲这名画家回忆自己少年时的家庭生活。爸爸是一个企业家,也是家中的权威(commanding figure),家中有一个接待客人的房间一直轻易不让人进。12岁以后,他爸爸开始常让他进这个房间和他谈话,他总是不想进去。在房间里,他爸爸谈的都是对还年轻的他来说晦涩难懂的事,他听不太懂,总是点头。不想回答其他提问。现在他回想起来,对爸爸和他谈话的动机仍然搞不清楚。可能是为了锻炼他,想他长大以后好继承家族的产业;也可能是因为爸爸确实觉得虽然他当时年纪还小,但家中事务应该和他商量。不管怎样,父子谈话这一活动和场景对他的一生产生了lasting effect。

小说难度较低,但没有低到10月亚太卷考的村上春树那篇的程度(学生反映难度接近“白给”)。如果是考生在传统东亚家庭环境中长大,对文章描述的情景可能比较好理解。

Passage 2 社会科学

讲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捐款的人都希望自己捐的钱被直接花在正事上,不愿被花在慈善机构、募捐组织的日常行政开支(Overhead Costs)上。比如我们给一个“希望工程”捐款,就希望自己捐的钱尽量都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交学费,而不太愿自己捐的钱给“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发工资。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几位研究人员先做了一些实验,拿两个慈善项目作比较,一个是“美国儿童志愿队”项目,一个是“让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喝上清洁的水”,结果证明确实存在文章开始提到的现象:人们讨厌行政费用。接下来科学家们还想知道,人们对行政开支究竟是哪种讨厌?是“虽然项目会产生行政费用消耗,但是只要自己捐的钱不花在行政费用上,就愿意捐”?还是“只要会产生行政费用的项目,就不愿捐”?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捐款项目是虚构而非真实的),发现如果捐款的人知道已经有其他人(比如一个基金会或富裕家庭)的捐款覆盖了慈善机构的日常行政开支,他们自己捐的钱会全部用到正事上,他们就会更愿意捐款(即“只要自己捐的钱不花在行政费用上,就愿意捐”)。再接下来,又在一个真实项目中试了一下,发现这个结论仍然站得出脚。

文章研究的课题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好理解。全文实验设计比较简单,逻辑清晰,但个别图文结合题提问方式比较绕,需要准确读解图表上的点、线和文章内容的对应,并看清楚题目问的是哪个实验。

文章中出现了当动词用的stomach(vt.忍受,忍耐讨厌的东西或人),这个熟词僻义在《TD版全新SAT真题词汇》一书中已经收入。

Passage 3 自然科学

讲10年前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一位科学家在秘鲁的雨林高处的树冠(canopy)区域观察蚂蚁在狭窄的空中通道(catwalks)活动,偶然发现如果他把蚂蚁从树干弹落,蚂蚁好像可以控制自己的下坠,让自己落回到近处的树干上。这些蚂蚁是工蚁,并没有翅膀,它怎么可以控制自己的下坠呢?为了回答这个疑问,另一位科学家加入研究团队一起来做实验。实验表明,从树干被弹落的蚂蚁中,有85%让自己落回了原来的树干。他们继续研究,发现其他一些在树上生活的蚂蚁、不带翅膀的昆虫、蜘蛛也有这种控制自己下坠的能力。蚂蚁和其他几种动物不同的地方是,其他动物都是用头部控制自己下坠(下坠时身体向前俯趴着),蚂蚁控制自己飞行是靠后腿,用尾部控制自己的下坠(下坠时身体向后仰躺着)

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看,蚂蚁滑降技术其实很差(lousy)。其他带翅膀的动物,滑降大都是和水平面成10度到20度。而蚂蚁居然是75度。一般超过45度下坠,就不叫滑降了,而叫伞降。不过这种角度决定名称的区分也是人为主观规定的(arbitrary)。所以我们说蚂蚁是在滑降,也是可以的。

蚂蚁等动物的这种滑降技术很原始(原文用的词是crude,这里出了一道词汇题),很低效,但是很管用。因为这些具备原始滑降能力的动物都以树冠区域为栖息地,科学家们推测它们之所以会滑降,就是为了不落在地上,它们已经习惯了树冠的生活,落到地上很容易成为被在地面生活的动物抓着吃掉。此外,对工蚁来说,光是不落到地上还不行,最好要降落在自己原来的树干。只有这样,它们才可以回到自己的群落,回不去就无法存活。

此外,这些动物没有翅膀,却可以控制自己的下坠,这说明它们的身体已经具备了掌握更好滑降技术的感官和神经机制了。猫从空中下降时,哪怕下降举例很短,也总是能用四足着地。这是比蚂蚁滑降更原始(rudimentary)的能力。上述蚂蚁等动物的滑降能力,正是在猫的这种能力的基础上再进了一步,进化出来的。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在空中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是一个动物从不会飞到会飞要克服的几个关键障碍之一,本文所提到的蚂蚁等树顶动物已经克服了这一障碍。

第21题问全文焦点转移,这是一种常见的题目,但也是一种难度较大的题目,需要考生有能力抽象概括全文的几个部分在讲什么。第30题和第31题是图表题,难度不大但提问方式新颖。

Passage 4 伟大文献

选自《对政治正义的探究》(Enquiry Concerning Political Justice),1793年出版,作者是英国记者、哲学家、小说家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他也是最早的女权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丈夫,他妻子的文章被OG-3选为伟大文献。夫妻两人的文章都被SAT拿去出题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克林顿和希拉里的文章可能会出,但是他们的文章语言简单,更可能是在PSAT中出现

威廉·戈德温油画像

这次考到的节选内容是批评君主制的虚伪,大意如下:

君主制政府营造出的道德效果是蓄意(calculated)加在国民身上的。首先,君主制是建立在欺诈、蒙骗、假装自己很厉害(imposture)基础上的。君王根本配不上其获得的卓越地位。君王本身并没有什么比其臣民优越的品质。其次,君王根本不能履行(discharge)其王室的责任(functions,第35题出了一道词汇题,应该选duties,这个function熟词僻义在《TD版全新SAT真题词汇》一书中也可以找到)。君王只是在假装监管百万臣民的事务,其实对这些事物根本不熟。君王也是人,他的感官功能和其他凡人没有什么两样,只能看到听到近旁的事情,(他一个人根本管不了那么多人的事)。全国一半老百姓都知道了的事情,君主还不知道,这是经常出现的情况。君主的大权由很多官吏具体执掌,最低级的小官吏比君主能更有效地行使各种管理权。

为了让君王显得高贵厉害,就必须用假象欺骗臣民的眼睛和耳朵。让君王穿上华丽的服饰,使用华美的物品,不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其实也是统治者推行政策的需要,因为如果不把君王的衣食住行搞得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就可能会让老百姓想明白君王不过是凡人一个(这里出了一道寻证题)。而这是统治者最不希望看到的,对统治者来说是致命的,这一点如果被老百姓看穿了,将是致命的。

除了要蒙蔽臣民的眼睛,还要蒙蔽他们的耳朵。所以关于皇室的语言,也是尽量繁复,装腔作势,让臣民处处听到king这个词。这样听起来就好像国家的所有土地、房屋、家具乃至民众都是国王的财产一样。各项法律法规也总是提到君王的名字,对罪犯的起诉书也总是说是“国王起诉某某某”,警察也说是“皇家警察”,好像连议会、法庭、检察院。警察也归国王管辖。民众和官员好像最重要的责任是对君王效忠,只要对君王效忠就可以了,就可以不承认世间有关于何为正义何为不正义的法则。

以上都是将君王的imposture的方法,接下来承接文章开头第1行到第2行,详细讲了君王的imposture对民众道德的危害。

作者是18世纪英国人,全文用词典雅,标准的汉密尔顿级伟大文献难度。对这种高雅文体,有的学霸考生表示非常欣赏,但大部分考生感到太难。尤其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第69行到87行),超长句+多重否定+复杂指代+暗喻+古旧的词义,达到了伟大文献可能达到的最高难度。这一段我们以后会给大家详细注释讲解,然后增补编入《TD版SAT长难句》,作为高分特训计划的教材发放给同学们使用。

第41题在题干中考了pit sb/sth against sb/sth(使相斗;使竞争;使较量),这是《TD版全新SAT真题词汇》早已收入的。

Passage 5 自然科学双篇

主题是被子植物(angiosperm,也叫开花植物)是为什么在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中期突然爆发式发展起来并称霸植物界(目前地球上的被子植物有35万种,裸子植物只有1000多种)。这里先介绍一下背景知识,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认为物种的进化是缓慢的过程,物种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累积微小优势,最后实现进化的。但是化石证据表明,开花植物是在白垩纪中期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突然出现了极多品种,这就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不符。达尔文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却解答不了,他把这个问题叫“abominable mystery”。后来有很多科学家想回答这个达尔文都回答不了的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第一篇文章是在讲新发现。之前人们都认为被子植物突然称霸全球是因为它们的花朵能够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帮忙传播种子。因为白垩纪出现了多种动物,这些动物和被子植物形成了coevolution,所以被子植物跟着动物一齐爆发式发展起来。两位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解释,说被子植物在白垩纪大发展主要不是因为动物的帮忙,而是因为在这一时期被子植物叶子里的脉络比以前密了很多。这两位科学家显示在研究树叶怎样输送水分时偶然发现了早期被子植物叶片的脉络好像比晚期被子植物叶片的脉络要稀疏很多,然后用6年时间调查了13个国家的500多种被子植物(即开花植物)和225种其他植物(含166种已灭绝的植物)的叶片脉络,得出结论,在距今大概1亿年前,被子植物的叶片脉络密度先是翻了一倍,然后翻了三倍,最后翻了10倍。

不同植物的树叶表面脉络疏密度也不同

根据已有的理论模型,植物叶片脉络每翻三倍,其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就可以翻两倍。光合作用提高后,植物吸收营养的能力也就大大提高,因此被子植物得以击败针叶树等其他植物,成为在地球上占有统治地位的植物。

文章中出现了credit(vt.归功于)、chalk it up to(给……记得分、归功于)等词汇和词组,这些词汇在《TD版全新SAT真题词汇》一书中都有收入。

第二篇文章不是在讲新发现,而是介绍了科学家们对被子植物的迅速大量出现给出的多个解释。认为动物帮忙传播种子虽然是一个关键因素,但还有多个特征对被子植物的发展来说也很重要,如叶子脉络、胚乳、复杂木结构、多种生长方式等等。这些特征中,有的是裸子植物或蕨类植物也具有的,但是集以上所有特征于一身的只有被子植物。所以被子植物的dominance在于它综合具备了多个特征。

文章出现了一些不太常见的名词(endosperm、conifer、fern),有一定难度。两篇文章的理论都比较好理解,细节题和修辞目的题难度都一般。第52题出了一道双篇关系题,答案是第一篇文章聚焦于一项研究,第二篇文章讨论了多项研究。

 

SAT语法点评-Ada老师

文法本次考试整体难度适中,只有极个别难题,其余题目的难度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出现了一些之前考过,但出现频率不高的罕见考点。提示我们,如果想要语法拿高分甚至满分,要对每一个考点有足够的重视,只要考过一次,就完全有可能再考第二次。但是对于备考时间非常有限的同学来说,还是应该首先把高频考点弄明白,因为绝大多数的语法试卷都只有高频考点组成,罕见考点平均是要隔几个月再出现一次的。

第一篇:Edmonia Lewis: Remaking the classic

文章介绍了一位在美国艺术领域非常重要的雕塑家Edmonia Lewis,她在罗马建立了一个工作室,开始用新古典主义来雕刻巨大的大理石雕塑,这种风格强调了平衡,对称与完美。Lewis的这种风格表明了她的政治倾向,也对后来的观众有很大影响。

第一篇文章涉及的纯语法点有逻辑主语一致,代词的指代,谓语动词,多个句子的连接符号,均为常规考点,难度不大。

篇章理解题涉及全文主旨(本题难度较大),增减句子,逻辑词,表达风格,词义辨析。

第二篇:A Sound Strategy for Analyzing Data

文章介绍了一种叫做Sonification的数据分析方式,通过研究声音而不是图像,研究者能更好的对数据作出评估,特别是在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数据分析当中。文章接下来对sonification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虽然对与到底该如何使用sonification来分许数据,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是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并且有很多应用潜,不仅可以用于分析数据,还能用来改革教育,同时使用声音和画面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进行学习。

文章涉及到一道非常难的逻辑词题(第21题),文章最后一句话对上文的概括不是那么的直接对应,导致会有一些同学想选并列关系,但是选项中其实并没有表示单纯并列关系的词,next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我们并不能从词典中找出一条释义可以对应这里的用法,因此本文最后一句话依然是对上文的总结,应该用一个表示“总结”逻辑的词

第三篇:A Breed Apart

文章介绍了狗这种动物被人类驯化的时间点,发现人类不是一次性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驯化了狗,二是前后两次,在两个时间点上驯化狗。

文章带图表,但是不难,其他考点涉及到合并句子题(通过简洁原则就可以完成),单独的简洁原则考题,谓语动词,所有格,逻辑词等,这些考点几乎是每次考试必考的。但是,本篇文章中出现了一个相对罕见的考点,那就是“”句末标点符号由主句决定“”这个规则,以及宾语从句的语序只能用陈述语序。这个考点之前也出现过,不是新考点,但是出现得次数不多,好几个月的考试才考一道题。但是这提醒我们,只要曾经出现过的考点,都有再考多次的可能性,需要对每一个考点进行通透的把握,才能冲击语法的高分甚至满分。

第四篇:Vending for Change

文章介绍了一个小女孩,每天的生活都非常规律,天天放学就是帮妈妈卖东西,妈妈是跳蚤市场的一个小贩。这些早期的经历影响了小女孩,她长大后决定要当企业家,帮助小贩们获得更多收入。她初步成功了,而这些初步的成功也增强了她的信念,使她更加相信企业家不能服务于股东,也能服务于社会。

文章脉络清晰,故事情节不难,包括增减句子题和主旨题在内的篇章理解题也不算难,唯一略有难度的是第36题句子排序。但都不属于极高难度的题目。整体下来,这篇文章算是对同学们比较友好的Passage 4.

SAT数学点评-李兰心老师

本次数学考试整体难度略有提高,要求学生准确读图,充分读题。加强了对函数图像的考查,同时要求学生对于做题方法有熟练的技巧做法,比如常见勾股数。

在part1 heart of algebra之中,考查了绝对值等式的解,需要注意正负解。斜率公式和截距公式作为常规高频考点在最近几次考试都有出现。

Part2 Problem solving部分是这套题目的难点,不仅出现了需要仔细读题找到对应比例,还需要关注图表中每一行的实际意义,计算量会偏大。另外要求学生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学名词不仅能混淆,而且精确理解其描述的性质。

Part 3 passport to advanced math里考察里指数函数的变化趋势,高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也不会题目直接给出,而是给出特殊点,需要通过学生利用性质来判断。

Part4 additional Topics in Math 出现了圆的方程,特殊在于,两点距离公式,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等,会被放在同一个题目之中交叉考察增加复杂程度。圆也不再时我们常见的,以原点为圆心的形式。

总的来说,这套卷子呈现出了比较完整的考点,很多题目并不像学生预想的那么直接简单。复习过程之中除了保证自己完成的覆盖知识点外,还需要适当练习难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2020年10月14日北美School Day SAT真题解析领取方式

请扫码添加TD客服微信

并发送关键字SAT真题

即可免费无条件领取真题答案解析!

[series id=’359′ title=’SAT真题’ limi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