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备考,不仅仅是知识的较量,很多时候还是一场耐力的马拉松,面对托福、SAT/ACT、竞赛、夏校、课外活动等等的多重碾压,咱们在备考托福的时候不免出现需要长线备考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同学在备考初期都是豪情壮志,目标直接“110+”, one month later,目标变成了:我先上个90… 实际上,越是长线备考,越需要明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指导,才能最高效率利用好有限的备考时间。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Z同学的案例,他的阅读和写作备考经历对于很多长线备考的同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Z同学兼顾学业,备考周期比较长,前后历时6个月,但在TD的陪伴下,从最初的阅读20分,写作20分,最后实现了阅读27分,写作25分,总分109分手托福。
托福阅读备考经验
问题诊断
第一次给Z同学上课的时候,他就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Z同学的语言基础不错,但由于托福有自己考察的侧重点和规律,所以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不免有点“捉襟见肘”。 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Z同学会觉得“感觉懂了,但又说不出来读懂了个啥”,简单来说就是句子的每一个意群感觉都理解了,放在一起仿佛不能get到句子的整体意思,对于段落整体意思的把握也自然云里雾里。 通过交流,我发现Z同学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阅读单句的时候很“贪心”,所有信息都想一次性抓住并且都想记住,反而出现了单句“主次信息”区分不开,错把次要信息当成句子真的要表达的意思,造成读不出上下句之间的逻辑链接,做题也就无从谈起。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我还发现Z同学在词汇方面也有比较大的缺口,也在影响单句的理解。 结合上面的问题,我判断第一阶段首要重点应该放在词汇的积累和长难句区分主次信息的训练上。 在讲授知识和课上反馈之后,我还诊断出了以下的问题: 1.碎片化阅读习惯:段落抓只言片语,用碎片信息答题 2.题型技巧解题思路需要匹配阅读方法来调整规划授课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对Z同学共计12小时的课程规划分成了两个部分: ? 第一阶段以夯实基础为主,要求Z同学大量积累托福词汇和分析长难句,主要以长难句单句分析和段落翻译为主;每回翻译作业,我们总是能解决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或者单词一词多义的情况; 而在这一阶段主要攻破的题型是基础类的题型比如事实信息题、同义转写题、插句题等等,要求Z同学掌握题型技巧并且明确做题步骤;
Z同学的翻译和批改


托福写作备考经验
Z同学优点和缺点都比较突出。缺点是作业完成经常打折扣,尤其是在备考前期和中期。这点大家不要学哦。因为Z同学的优点--善于思考--可以部分弥补这个缺点。而且,如果作业完成保质保量的话,完全可以取得更高的分数。 初次见到Z同学的时候,他的写作是19分。文章展开的各个维度都有些小问题,包括段落拓展不充分,细节缺乏,让步段乱用等等。以下截图是Z同学测试题目的其中一个主题段,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总结
回顾Z同学的备考过程,我觉得最值得大家学习的、特别是基础阶段、长线备考的同学学习的应该有以下几点: ? 1、愿意分享: 很多基础段同学在初步备考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不太会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其实越多地向老师展现思路,也就更能帮助我们找到问题所在,反而会提高的更快。Z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愿意交流,这也帮助了各位老师快速摸清楚他现阶段的问题。 ? 2、科学的方法: 在第一次课,我们共同找到了他的问题,这给后面的规划和学习都指明了一个合理的大方向,也是有效提分的前提; ? 3、踏实: Z同学在备考过程中也出现了校内课业压力较大,有一段时间也非常难以完成托福的课后作业,但是随着考试临近,他有时间就会尽可能地弥补之前欠下的任务,甚至还主动要求模考,这样的踏实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每一位同学的情况都有共性,每一位同学的情况也都有特性,我们只有在共性的基础之上找到自己特殊的问题,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有效提分,尽早上岸。希望更多的同学能从中受到鼓舞,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本文作者


TD一对一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