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机考形势总结
存在阅读屏幕可能分心的风险:
长题干需快速定位关键词(如实验变量、理论名称)。
建议用“划重点”功能标记核心信息。
时间管理需要重视:
FRQ看似时间充裕,但需预留5分钟检查逻辑与术语准确性(如混淆“相关性”与“因果”)。
选择题平均每题1分钟,难题先标记后回看。
打字速度测试:
强烈建议提前练习FRQ模板(如Claim-Evidence-Reasoning结构),减少组织时间。
MCQ题目分析
单元占比与高频考点
👉生物心理学(10%-15%)
神经递质功能(如多巴胺与冒险行为)
感觉阈限(韦伯定律)
👉认知心理学(20%-25%)
记忆处理模型、深度处理优于机械重复
前瞻性记忆失败(过度自信效应)
问题解决策略
👉社会心理学(20%-25%)
内隐态度(无意识偏见影响行为)
自我呈现理论(EBQ相关,但选择题未直接涉及)
👉发展心理学(10%-15%)
文化差异对行为评价的影响(文化规范塑造教养方式)
👉临床心理学(15%-20%)
解离性障碍症状(分离性遗忘)
防御机制
👉研究方法与伦理(10%-15%)
相关性分析(正/负相关判断)
伦理原则(保密性vs. 忠诚原则)
重复考点与难点
👉高频理论:
韦伯定律、自我呈现理论。
👉易错点:
文化差异题需区分“群体思维”“社会促进”等干扰选项。
统计概念混淆(如Likert量表vs. 质性分析)
FRQ题目分析
AAQ:
今年的AAQ给了一个课题组在中国选了两个middle-school,两个high school,研究selfie-related actions和concerns about appearance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关于自拍行为与外貌焦虑的研究,涉及研究方法、操作定义、统计结果、伦理准则、研究结果的普适性以及对身份发展的影响等。
👉考点与难点:
A. 研究方法:correlational study(两个变量关系)
B. 变量操作定义:自拍编辑的定义
C. 统计分析:这道题目即使无法确定答案,也别不要写考的是correlation coefficient
D. 伦理准则:知情同意与保密性(家长与学生分别签署)
E. 普适性:样本局限(仅中国青少年,文化特异性影响结论外推)
F. 研究论据论证:身份发展关联,自拍行为强化自我客体化可能干扰青少年自我认同
👉考生面临的挑战:
- 需快速关联研究设计与心理学概念。
- 统计结果解释需明确方向性与效应量。
EBQ
题目提供了三个关于apology behavior的研究,分别研究的是:
(1)犯错误的动机&道不道歉如何影响被道歉者给出forgiveness
(2)作为一个被招聘的applicant,自己take full responsibility和blame external factors如何影响作为公司HR的participants的判断(对level of integrity和whether or not hire)
(3)采访访谈volunteers和同事道歉的原因(是出于self-blame,relational value还是fear of outcome),并统计出“出于fear of outcome而道歉、该道歉的被接受率远低于其他”的结论。
这道题让学生根据这三个research,写一个自己的claim,从这三个研究中、找到能够支撑你的claim的至少两条evidence,然后对应考生在AP心理中学到过的知识、进行进一步阐述和支撑claim。
👉考点与难点(参考本文作者的作答)
核心Claim:真诚悔改与承担责任是道歉被接受的关键。
证据与理论结合:
自我呈现理论(承担责任提高HR评价,不承担责任的应聘者反而更容易被录用)。
认知失调理论(补偿措施和认错的动机减少受歉者心理不适)
难点:
需整合多研究结论(如动机差异对接受率的影响)。
理论应用需具体化(如“认知失调”需联系行为与态度的不一致)。
考生挑战:
区分“真诚”与“表面道歉”的心理学机制(如印象管理vs. 内在动机)。
需避免过度泛化(如仅强调“真诚”而未结合具体研究设计)。
AP真题备考资料免费下载领取
TD为AP考生们准备了「冲刺学习大礼包」!该资料包中包括了26科AP常考科目的备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TD AP手册、刷题文件、原创资料等,希望可以为大家“热火朝天”的冲刺再助一把力!大考前的查缺补漏利器,你值得拥有!
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TD客服马甲,给马甲发送暗号「AP必5」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