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则“衡中学霸”在“超级演说家致青春”的舞台上名为“小小的世界大大的我”的演讲视频饱受争议。

其由头,无非是那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乍耳一听这话的确非常刺耳,加上各路营销号把那视频一剪辑,少年被丰沛情绪调动的五官被解读成狰狞和仇恨,不免要引来他口中“土猪”和“白菜”双方的夹击。

凤凰网转载演讲视频下面的热评

再去看这位张锡锋同学过去的一些演说视频。最早以“衡水一中励志学霸演说”火起来的那一则视频,是张同学高一时候做出的,就显得比如今这一则豁达和轻松很多。

或许是因为观众不同,张同学那一次演讲的开头是好整以暇的自嘲调侃,各种朋友之间玩儿的梗横飞,下面的笑声和掌声也多。B站的弹幕里,也满满都是“这个男孩子会发光”的羡慕,以及充满决心的祈愿——有点像网易云的评论区。


当年演讲的满屏弹幕

个人一直以为公共演讲的本质就是在一步步逻辑严密铺垫好的前提下,找到一个极其容易引起共鸣的角度,然后appeal to pathos。对于之前的一个视频而言,张同学自然是成功的。

张同学这个视频的“高光时刻”,无疑是他一声声喊出,“你的理想是诗理想是梦,理想是远方的田野,是穿越世界的旅行。但现在你能做的所有,只是把手握紧,厚积薄发”的时候。讲着梦想,青春和跨越世界的旅行的他那么自信那么闪耀,虽然不免带着衡中模式下惯有的那种宣言式的演讲技巧,但也足够赤诚。

虽然那一次演讲也不可避免地也带了高三的他这个饱受争议的演讲的一个特点:树立假想敌,也就是在他讲“我要让平日里轻蔑我的对手知道,我要让他们亲口说出那三个字:你,赢了”的时候。

然而这里的“对手”定义太过模糊,不知是否在那时张同学就已经把那些“对手”当作他说的对于衡中模式指指点点的键盘侠们。

但对于他的听众来说,“对手”可以是曾经嘲讽过他们的同学老师,是每天什么也不干就在那里阴阳怪气的同事,甚至可以是他们素未谋面的,但无时无刻在推进“内卷”的所谓“人上人”。

这样的共情自然使得大部分的人都为张同学的这一番话而热血沸腾,而使他们热血沸腾的对象,可能并不是同一个,甚至于只是一个空虚的概念

反观他如今这个视频,为什么一样的appeal to pathos的套路却引来了许多批判的声音呢?问题就在于他这次把“对手”给具象化了。

在这一次的演讲里,这个“对手”隐隐指向城市里那些享受的教育水平资源高于他的同龄人,那些批衡水中学为僵死落后的高考机器的人,或许也包括此刻对他的这次演讲议论纷纷的我们。

不管他的目标的以上哪一个,抑或者这只是他的另一种调动情绪的技巧,至少人们听来,这面目可憎的“对手”是有所指向的。

并且,“猪”和“白菜”的借喻,在大多数世人耳中,听上去不像是一个平和,奋发而积极的口号。它具有破坏性攻击性,像一团转瞬即逝的愤怒火焰

有所指向的论点和具有攻击性的措辞就会导致争议。其实这种争议反而是好事,它至少能代表张同学的这一演讲引发了思考,从社会各个阶级各种身份的人这里。

于我们留学生群体而言,也不是一样的吗?

在申请季中,谁不曾看着别人光鲜亮丽裱花的简历,长长一串活动列表和奖项而暗自咬牙发誓,一定要超过他们呢?

谁又不曾刷着心中梦校的官网,看着想去的那个国家那个城市的一草一木,有一瞬间想把它们都做了一方等待自己去征服的领土,就像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一样?

有几个人是不曾听到诸如“自费留学都是富二代,去水一个学位的”,“中国有好大学为什么不在中国上?”和“要出国的说白了躲避高考,就是自己能力不行”这种言论?

又有几个人曾经为这样的不理解而感到愤怒无措,想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打破这种偏见的?

2021年了,只要讲到留学弊端的文章下面这种评论就不占少数

至少本人是有的。也许有些同学早就看开了,也不屑于去和不理解自己的人浪费精力。但至少我在一开始听到这些言论的时候,是无法释怀的。

从这点而言,张同学所讲出来的,其实是每一个你我,在某一瞬间的每一个你我。只是他把这么一个充满矛盾的私人的情绪爆发点,当成了演讲的高潮,又铺开了放到了公共的讲坛上,自然会惹争议。

那么作为留学生的我们,可以从这个舆论中心的演讲中学到一些什么呢?私以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平凡 vs 平庸

张同学在演讲的一开始就引用了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普通人啊,生在普通家庭,长在普通家庭,一张普通的脸,普通的成绩,想普通的事情。”

想必很多同学刚看到这里,就有预感张同学要对“普通人”做一些批判,无论是对那些自己身为普通人却还要对那些拼尽全力努力读书的学生们横加指责的“平庸者”们,还是要在演讲的末尾首尾呼应,表达自己要突破“普通人”的桎梏。

但是“普通”“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我们可以冲藤校连连失利,托福怎么挣扎也上不了100,GPA整天挂在危险边缘,但我们不可以因为认定自己平凡而躺平翘课,整日游戏(职业选手除外)八卦,放弃自己心之所向去自己融入所谓“平凡的生活”。

前者只是平凡,后者才为平庸。什么看淡一切三思后行,都是建立在千帆过尽繁华看遍的基础上的啊,然而尚没有扬帆起航披星戴月的经历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谈“因为平凡所以不需努力”呢?若是连这一点在上课时举起手提问,夜半三更肝着论文,对着一个课题一篇essay钻研的劲头都没有,那确乎是一开始就落到平庸之辈里去的。

再回到张同学的演讲里,我想他要表达的应该也是这个意思。他所看到的晚高峰路口行色匆匆,仿佛“一眼就能看到死”的人流,其实是他内心对于平庸,一成不变自我满足的厌恶和恐惧的具象

但是以张同学角度所观的世界并非一定是现实世界,张同学一定也知道,他提到的这个场景里那些如暗淡星辰一样的人们,他们中的许多人,平淡面皮下也是对生活的不甘和渴望;他们也是眼里藏着“沸腾汹涌”的人。不管一个月挣着多少钱,每个人都有向着心中目标奔赴的权利。

前段日子对于那位教授对“躺平文化”的批判,可能也是想从这个角度出发,但因为对内卷的错误认知,得到的反对声音更多些。其实破除内卷的方法,无非是摒弃无效的对比,和自己比就好;若是环境不支持这样的对比,便设法跳出这个环境。


罗老师谈内卷

而张同学,只是用一种比较直接粗暴的方式,对那些空焦虑而不行动的人喊了一句,“放下手里的游戏和快乐水,起来看书了——就算努力到最后也是平凡,也好过躺平等死的平庸!

内心的“古娜拉黑暗之神”vs. 批判性思维

反对张同学观点的一部分人,把他那段对于“航拍中国”的震撼感想评点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眼里都是可以通过傲人成绩和机械性学习掠夺过来的”,因而进一步预测张同学未来可能成为一个目中无人的凤凰男,无法和自己的失败和解,容易因为期望和现实不符产生郁结和怨怼。

诚然,张同学在他演讲“先抑后扬”里“抑”的那一部分听起来,确实负面情绪几欲溢出,以至于后半段情绪反转的时候,倒有一种复仇似的痛快。

对我们留学生来说,这种相似的“柠檬精”情绪,或许也会产生于各种“破防时刻”:朋友圈铺天盖地名校offer,同学们随口一句凡尔赛发言,自己折腾了半天才练顺的口语,被native speaker随便一句话就感觉嘲讽值被拉满。

但是难道这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以后都会满怀着不平和哀怨生活,眼里容不下一点不完美,遇到一些挫折就会乱撒怒气吗?不是的。

轻松点来讲,大家这一时的黑暗小宇宙爆发可能性最大的一种结果可能还是第二天照样被生活毒打,从满脑子寒窗苦读得来藤校光环加持的学霸幻想,直接掉回“谁还不是个混吃等死的废物呢”。

但是放长远来讲,我们每个留学生都曾被鼓励过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连AP美国历史的thesis,也是要同时讲好处和坏处才能得分。我们也磕过无数种题材的无数英文文章,从北美原住民的壁画到史前恐龙的饮食习惯。有着这样的思想和眼界的我们,只要多花一点时间静下来思考,和老师同学信任的人多一点交流,是不会轻易被偶尔生出来的那一点怨恨控制心智,陷入自我否定的循环里去的。

毕竟大家都知道,“酸”只是一时的,地球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停止转动,对付一日日新的挑战无时无刻突破新的极限,才是长久的存在

同样,对张同学,很难想象一个懂得赞叹“北中国的雪南中国的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和月满神州的廿四桥”的人,会长成一个偏激狭隘的成年人;至少,他敢在这个舞台上一派磊落地说出自己的追求,这本身就是许多批判他的人做不到的。

双赢vs. social trap

再说到张同学最拉仇恨的那一句“乡下的猪”和“城里的白菜”。这句话本身确实是带了怨念的,尤其是要追溯到它对于男女关系的那一层意思上,这矛盾更加深刻。

我个人更倾向于“猪”用于比出身困苦的寒门子弟,“白菜”比大城市里的领先资源和教育水平这一说法的。张同学可能只是想找个接地气的比喻来震一震全场的气氛,而这种旧谚语新解读正是其手段之一。

但这个比喻无疑没有像想象中那么成功;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其更深层的含义:猪进了菜园,会发生什么?破坏作物都算是轻的,要是每头猪都想起义,那这世界不是个大猪圈吗?我见过有的这个视频的转载评论区里,有的人开玩笑讲,连张同学这种衡中学霸都是“土猪”,那我们这种学渣算什么,瘟猪吗?

问题就在于,张同学所代表的这个群体不是胡闯乱踏的土猪,大城市的资源生活水平也不是等待采摘的大白菜。

于我们的角度而言,从乡下到城市,从中国到世界,留学生们在经历的维度转换和张同学其实是非常类似的。走出国门时我们都带着一口自己的乡音,每天要接触五花八门的cultural crash,国外的同学偶尔和开个玩笑可能还要Google一下才知道在说什么。

但是我们做的不是要去“拱了”他们,而是带着自己的那部分特点,参与进去。这世界上除了你死我活,还有一种说法叫双赢。Professor并不会因为要给一群来自世界各地差异巨大的学生讲课而感觉自己的档次被拉低了,你的同学也不会因为你的一次quiz比他高了就认为你是绝对赢家。学校的资源实力,也要因为你有主动互动才能够体现出来;你的学术思维,也是得益于学校的资源和教授的引导才被一步步挖掘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互相成就。

倘若只盯着自己从这个社会获得的东西不放,那许多上了私立大学的学生自然感觉要亏:一年的学费可能工作好几年都挣不回来。这样就很容易陷入所谓social trap里去——为了短期个人利益而放弃长期集体利益。我们和这个世界之间不存在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双方都是动态的时时更新的,是可以互惠的

由此,不管这个比喻的初心是什么,当外界看到留学生这个团体时,看到的绝不应该是一大群欢脱奔放地打着响鼻冲入国外名校这片大白菜地的土猪——他们应该看到的,是一群心里有梦想眼里有希望的年轻人们,努力地在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里,找一个适宜自己的位置。

最后,还是那句话,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张同学这次的演讲,能解读的角度还有很多很多,然而以我之见,至少作为留学生的我们能学到以上这些。张同学的那句猪拱白菜的言论,在我第一次听来,的确有点像是看到射箭比赛一位选手射出连续精准无比的十环之后,突然有一支箭带着劲风射歪了方向,直直往观众脸上去了。

但是瑕不掩瑜,撇去这一箭,持弓者精湛的技术和十足的力道仍然值得我们赞许。更遑论持弓者还是少年,在这个年纪敢于在千夫所指之下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就算是偏激狂妄了点,也会有机会和时间得到更多指点,慢慢走回正轨的。

而作为留学生的我们,夹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种,直至今日这个演讲还在被探讨的制度之中,应该能清楚地看到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之处。

然而我们不是“猪”也不是“白菜”,我们是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做出判断的人,我们都知道自己是哪一种制度的受益者

因为如此,我们才渴望走出去看更大的世界,渴望在知识性的教育之外,找到让我们不甘躺平不懈拼搏的那股力量。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来看,衡中不能算是失败;至少它培养出了这样的一个张绍峰。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哦。

推荐阅读

👉留学生提前毕业的3个暗箱操作:AP换分/夏校课程/学习校外学术机构课程

👉内向的人,如何适应美国留学生活,找到更舒适的学习圈?

👉准大一留学生们,暑假没事做不如提前学习大学课程!19科10个G的资料免费领取!

👉大一留学新生如何快速使用大学生活?这份留学生活避坑指南请查收~

👉留学生各各都是潜在戏精,这份《留学生戏精报告》为你一一揭秘

 


为了帮助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我们邀请了50位参加过各式课外活动的美本申请同学分享他们的活动体验,包括科研、竞赛、夏校、DIY活动等等。活动体验实录均选自最近一届申请生的亲身经历,从参加活动的初衷、报名方式、准备过程、准备过程中用到的素材,到对申请有何种程度上的帮助等等,全方位呈现申请中所参与活动的方方面面,希望为接下来的申请生提供最有价值的实操帮助。

印刷级电子版免费赠送

请添加客服马甲微信

并发送关键字「活动手册」即可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