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都会有一批高中生为一场“全英文、全建模、全写作”的数学竞赛夜以继日。这场比赛叫做HiMCM(High School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含金量极高的高中建模赛事之一。比赛要求高中生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一整套真实世界问题的建模、分析和英文论文撰写,最终提交一份完整的学术研究报告。

TD逐录HiMCM项目组每年一到比赛正式开启,都会第一时间启动赛中支持机制,全程关注每一支参赛小队的进展与状态。作为一项开放度高、时间紧张、任务密集的赛事,HiMCM在执行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成员通讯中断、团队分歧、建模偏误,甚至因为压力积累带来的情绪波动。

这些挑战背后,既是对选手能力的考验,也对我们的赛中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2024年HiMCM课程班班主任老师的视角出发,分享赛中这段时间内我们所提供的支持与陪伴,以及背后的一些细节与努力。

HiMCM赛中支持与节奏管理概览

在比赛正式启动后,我们的辅导重心也逐步过渡到节奏管理与问题应对上,力求为同学们的建模过程提供稳定、高效的支持。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

1. 安排破题课程,快速理清思路

在正式放题前,我们便提前与授课老师及各小队确认了放题后的首次课程时间安排。题目公布后,课程也迅速按计划启动,指导老师第一时间带领各小队开展题目分析与方向梳理,帮助同学们理清解题思路,搭建从题目理解到论文结构构建的基本框架。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破题,最大程度提升备赛效率,为后续建模与撰写打下基础。

2. 协助进行任务分配,细化执行方案

比赛推进初期,尽管已经在破题课上做了任务分配,但许多同学在任务分工上还不够明确。为了提升协作效率,指导老师在前期课程中了解到的组员能力与特长的基础上,协助团队将建模任务细化为若干具体模块,并引导大家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这不仅帮助同学们迅速进入状态,也有效减少了协作中的重复劳动与沟通摩擦。

3. 及时同步比赛信息,提高备赛效率

我们密切关注官网的每一项发布内容,在题目公布后第一时间整理出清晰明了的比赛要求、赛中注意事项,以及交稿前的文章格式与提交流程确认,及时同步到各小组,避免信息误读或遗漏影响任务推进。

事实证明我们这么做是对的,因为同学们在整个建模和论文编写过程中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对于一些细枝末节比赛内容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在最后审核文章和提交阶段大家才进行的更加顺利。

4. 建立每日总结机制,保障进度与透明度

为了帮助小组更好地梳理每日进展,指导老师会在每日安排进度沟通会议,与大家一起讨论各组当前的项目推进情况,答疑解惑,提供建议,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我们要求每位同学在每天结束时简要总结当天完成的任务内容与遇到的问题,由组长统一汇总并发到小组群。这样方便小组成员相互了解彼此的进度,我们每天会根据队长发的第二天的任务安排跟进同学们的进度,对于整体进度缓慢的同学进行及时的提醒,减轻队长的管理压力。

5. 指导老师持续关注群内动态,确保问题及时处理

在项目推进期间,指导老师始终保持在线状态,除授课时间外,会持续关注各小组沟通群中的动态消息。一旦发现同学在任务执行中遇到困难或提出问题,老师会尽快给予回应,帮助厘清思路、解决障碍。这种高频、高效的沟通机制,极大地提升了问题响应速度,确保小组工作不因小问题而耽误整体进度。

6. 临时协调线上联系,快速响应突发情况

在比赛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队员联系不上、模型反复出错推行不下去、沟通卡顿等突发情况。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会在群内迅速响应,必要时安排老师线上加入小组会议,帮助分析问题、明确下一步方向,尽量保证整体任务顺畅进行。

下面,我作为全程陪伴小队完整赛中行程的班主任老师,将围绕“快速响应突发问题”这一主题,分享三件在比赛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突发事件,并介绍我们当时是如何应对与解决的。

突发事件及时处理

整个HiMCM的比赛时间和学校上课的时间重叠,同学们每天白天上课,晚上回来完成建模的任务,越到后期同学们的精力越是不足,耐心也在慢慢的消耗殆尽。在这种状态下,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我们对于临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响应并且多方沟通解决问题,保证问题出现及时解决不能耽误整体进度。

第一幕:联系不上队员时,我们始终在线

在比赛过程中,“队长联系不上队员”几乎是最常见、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同学们远程协作节奏紧凑,一旦比赛强度上来,信息滞后、沟通中断的问题就很容易发生。几乎每天我都会收到类似的消息:“老师,某某同学不回消息,进度也没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会立即启动联络机制:先发微信,没人回就打电话,电话无果就联系家长,尽快掌握这位同学的状态,同时安抚队长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升级。

有的同学其实刚完成任务正在短暂休息,有的是临时被其他事务打断,也有的确实陷入了低效或倦怠状态。我们会第一时间协助队长梳理当前的进度卡点,明确关键任务节点,再将情况同步给指导老师和统筹老师,共同商量应对策略。有时是重新调整任务分配,有时是请老师私下约谈成员,也有时只是一次节奏提醒,但每一次的协调都不只是“找人”那么简单,更是为了确保项目进度不脱轨。

整个比赛周期里,我的电话和微信几乎没有离线过。哪怕是晚上十点,只要有队长发来信息,我都会第一时间回应。因为我们深知,只有把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处理好,团队协作才会顺畅,学生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队长联系不上队员2.png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第二幕:任务分配上的“误会”,其实只是沟通没到位

就在论文提交前一天上午,又有一位队长私信我:“老师,组里有同学突然联系不上,任务也没交,我该怎么办?”这位同学负责的是建模部分的核心内容,也是整篇论文撰写的基础,队长的焦虑可想而知。

面对这类情况,我们始终坚持先不下结论,先稳住节奏。我第一时间尝试联系该同学,多渠道发送消息。联系无果后,我们迅速联动指导老师,回溯这位同学此前的任务提交情况,确认他是否已经完成了分内内容。最终我们发现,他确实已经完成了数学建模部分的主要工作,但由于沟通方式不畅,加之临近提交带来的情绪压力,他选择了短暂“断联”。

搞清楚前因后果后,我们由统筹老师出面与他通话说明情况,耐心劝导、倾听情绪,最终成功促使他归队,也顺利完成了后续的论文部分。

这一小组,原本一度面临“崩盘”的风险,最终稳住了节奏、按时提交了作品。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任务完成”,而是用足够的耐心与信任,让误会没变成矛盾,让队伍没被情绪带偏。

第三幕:建模反复出错,焦虑情绪一点点蔓延

11月17日,比赛进入倒计时,各小队陆续进入模型验证和论文完善阶段。然而,其中一个小队在临近截止的关键时刻仍未落实核心建模方案,队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尽管指导老师此前已就模型思路与数据获取方法进行了详细指导,但由于操作中问题频出,学生逐渐变得慌乱和焦虑,家长也感到担忧。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第一时间介入,一边安抚队员和家长情绪,一边迅速组织一次三方线上会议——由指导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聚焦当前问题出在哪、还有哪些方案可行。

会后,主讲老师第一时间亲自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详细了解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亲自复现学生的建模流程,以精准定位问题根源。在确认问题出在学生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偏差后,老师随即指导其逐步回顾并修正建模推演的每一个环节。

当晚,老师与学生持续在线沟通,针对模型构建策略展开多轮深入讨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优化步骤。直到接近凌晨12点,最终确认了一套可行且稳定的方案,并完成了试运行,确保模型逻辑闭环、数据稳定可靠。

最终,方案不仅得到了小队成员的认同,团队任务也迅速分配完成,进度同步清晰。我们也及时将最新情况反馈给家长,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跟进、有人负责。

凌晨协作到最后一刻的努力

比赛的最终提交时间是11月20日上午8:30。从前一天下午开始,所有小组就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此时的论文内容已经基本成型,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格式、模型描述、参考文献、图表位置,每一项都要尽可能做到准确清晰。

提交当天凌晨1点,部分组员已经开始体力不支短暂休息,另几位同学继续修改模型描述部分;凌晨3点到4点,老师仍在线上陪伴大家,对论文内容进行最后一轮审阅,不时在群内留言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艾特成员们进行及时的修改。

这期间,同学们轮流“作战”,有的休息,有的修改,彼此配合。虽然我们是在线上沟通,但是在通宵达旦的紧张准备过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同学们在床上在桌前仍然在“奋战”的身影。

清晨6点,队长第一个醒来,打开电脑再检查一遍论文格式与图表位置,确认无误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论文的最终提交。随着上传按钮的点击,队长在群内发“提交了”,那一刻虽然彼此都疲惫不堪,但字里行间都透着轻松和满足。

赛前冲刺4.png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当我在早上6点看到队长把论文成功提交的截图发在群里时,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大家连夜修改、轮流作战,我们老师也从凌晨到天亮一直在线陪伴,直到这一刻,才真正有了“结束了”的实感。

写在最后

回顾2024赛季两周的赛中过程,时间不长,却特别密集。同学们白天上课、晚上进行建模完成论文,我们从中协调,时刻确认最新进度并且处理各种突发问题——队员之间的协调、任务分配的跟进、失联同学的沟通、模型调不通的技术难题……这些日子我们几乎是24小时待命,和同学们一起冲、一起熬。

但现在回头看,那些深夜的语音沟通、一次次任务表的推进记录、每天发来的小组总结、群里同学们大篇的文字资料内容,全都成了这个过程里最真实的证明。我们见证了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也深知这一份成果背后所付出的心血。最后的提交只是一个节点,而属于他们的收获,远不止于此。

HiMCM一个赛季的结束,但我们项目组的工作并没有停止。也许明年,新的同学、新的队伍还会遇到类似的困难,而我们会一如既往,稳稳地接住每一个或是技术或是情绪的“小问题”。

HiMCM真题备考资料免费下载领取

此外,为帮助同学们全面备赛TD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往年的比赛真题,并收录成册。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小马甲,发送暗号「HiMCM」进行领取~

资料预览